找到相关内容349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法的治疗—— 修行治疗疼痛及压力

    ,变成异常敏锐,此种内观智慧,可以穿透苦痛的内层,直见其自然实相。在此一层次上,疼痛根本不存在,表相的苦痛因分解,毁坏性地变成快速流转,升起消失,微细的生理觉受(色法)。真实法呈现的微小砂粒(色聚),...

    Oliver in Houston英文作者

    |治病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6/14143925105.html
  • 与人体生命息息相关的六大穴位

    酸痛为度。艾灸法:取中草药“艾”为燃料,将艾绒点燃,直接或间接温热感穿透肌肤入穴。此法有时出现烫伤甚至化脓不干,难以结痂。中医讲:“要想身体安,三里常不干”即指此而言。此法属“自讨苦吃”类,但效果优于...

    君合

    |素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3/10121936281.html
  • 禅机新说

    梦,穿透根尘甲,妙语不见禅。 禅机新说㈡ 云山雾路,九折十弯,过来人一身轻快,一路平直,那正是春花烂漫,清风飘 香的时节。禅师虚步而行,众弟子无心而随。到了荫郁的参天古树下,禅师指向前山说:「古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91739224.html
  • 佛国之旅

    如是我闻,一时佛在,拘尸那罗---无常教我的一课   从前从前,当古印度的阳光照耀在恒河平原时,有位人称“释迦牟尼”的老师,带著一群对生命真相充满热情的学生,光著脚丫,走遍恒河流域的大地,随顺因缘、根器,教导每一位愿意听讲的有缘学生,把智慧的种子种进有情的心田...  当金色阳光斜斜穿透娑罗双树的叶子,这两棵佛经上有名有姓的树,渐渐淡成了黑色剪影,黄昏时分,朝圣队伍的车,才会带旅人进入拘尸那罗(...

    廖文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30640978.html
  • “极端”思想从来不是正信宗教的合理内核

      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研究部主任 宗舜   一段时间以来,整个报纸和网络最触目惊心的关键词,始终是“恐怖袭击”、“爆炸事件”、“流血”、“冲突”……那种暴力和血腥带给人的压力,似乎能够穿透文字,直击人心,让人窒息。而近期最令人感到不安的,是2004年1月30日《环球时报》...

    宗舜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25141707.html
  • 智能的本质

    原文刊载于1995年8月份的印度语内观通讯   智能是什么?智能的意思就是正见。仅仅认识表层明显的真相并非真正的智能。为了洞察究竟的实相,我们必须从表层的实相穿透到深层的实相。  就像小孩子只会把珍贵宝石当作是光彩夺目的石头。但是经验丰富的珠宝商,却能以专业的眼光检识宝石的优劣,以精准地估算它的价值。同样地,有智能的人不会只从表面去检视,而是以智能洞见深入,确实地觉察每个状况表面下的微细实相。...

    葛印卡老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61542628.html
  • 名寺掇英

    阁内梁架高年20米,上下三层,从外部看像是二层,中夹暗层,由于阁内矗立一座巨大的十一面观音塑像,穿透中上二层,直达阁顶,故而中层和上层实际上类似两层围绕观音像身的回廊。最引入注目的是上下檐粗大、排列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25444373.html
  • 那不可言说的气息

    进来的,各居其位,各执其事。紧接着钟磬清鸣,众生肃整,耳边由弱渐强响起第一声悠扬的佛号。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呢?无喜无悲,无感无伤,无以名状,无可形容;却刹那间犀利如剑,穿透这厚重的寂静,直刺心底。我便...

    禹 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21145758.html
  • 现代禅诗一瞥

    ,莫过于诗。因为诗的含蓄,诗的隽永,诗的韵味,诗的非逻辑反理性思维,都使禅的表达成为可能。同样的,诗歌在与禅的接触中,吸收了禅对生命,对自然,对山河大地万事万物那种超然、明净、空灵、穿透的智慧和精神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1247766.html
  • 不论如何,请担负自己的那份命运

    。那片刻的静坐和形而上之“恍惚”虽然无法穿透生存的迷雾,但也已经足以令他们对此生有一个交代。沈从文是对的,他应该对那些朴野的船夫心生敬意,他应该对那个像托尔斯泰的近80岁老纤手表示惊叹,即使他们似乎...

    吴志翔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3047952.html